去年(2011年)是互联网开放平台搞的沸沸扬扬的一年,所谓开放平台就是互联网企业通过开放API(应用程序编程接口)从而更好地整合并且利用外部资源。其实更多的开放平台都在业务层和应用层。
我个人看来,开放平台可以让自己的服务以更加充分的形式被别的应用所利用,从而更好的推销自己的服务,也就是他开放平台,卖的是自己的服务,而收获的是更多的名气和合作机会。从化学上来说,比如烧煤球,本身很难烧透,那么我们会采取吧煤球搞碎,弄成煤渣,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燃烧,而发挥其本身的价值(提供热量)。所以我想,多数打算或者已经开放平台的公司,肯定有部分原因是这个。
其实人也一样,你如果不声不响,那么谁会认识你呢,你又有多高的知名度呢?这时候,你需要做的就是推销自己,把自己的经验,心得,成就公开,经受别人的检验,然后在和别人的讨论切磋中,既提高了自身的修为,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自己,从而会有更多的机会与遇到技术大牛,或者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。
其实,伴随着Facebook开放平台之后,在中国,好多知名公司都开放了自己的平台。比如腾讯先后开放了财付通平台,拍拍平台,搜搜平台,微博平台,结果呢,腾讯在中国变得更加火爆了,现在聊天工具霸主地位几乎不可动摇。我个人观点是,腾讯的优势是其社交关系网络具有在中国最大的用户群,所以如果好好挖掘这部分数据来说,肯定对腾讯会有更高的利润。
类似的,百度自从提出“框计算”之后,也先后开放了数据平台(专注于资讯,娱乐等数据)和应用平台(在线游戏,在线订购,在线阅读等应用)。这些平台得益于它在搜索方面的能力和地位。我想,如果百度搜索引擎能和“政治类搜索”关系弱些,并且在计算机知识搜索方面加强些,那么这个平台会更好的发展。
此外,淘宝,盛大,人人等也如雨后春笋一般,纷纷的开放了自己的平台,就不一一叙述了。
现在开放平台之风又伸向了手机领域,比如App Store提供的海量应用,我想,android估计也会考虑这个,否则它将在和苹果的竞争中失败,但是首先取决于Google和Oracle的“世纪官司”。
其实,开放平台对于最终用户来说肯定是个好消息,因为大家能更多的感受到信息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得益,人们会被笼罩在这个被形形×××服务所编织的网络中。对于程序员来说,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和更多的就业机会,因为大家必须要去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如何将各个公司开放的API整合到自己的应用中,架构师这个职位(因为主要负责技术选型)以后将会更加吃香。当然了,平台的开放,给了政府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,因为技术如春风般无孔不入,但是随之而来就有各种版权之争,官司什么的少不了,这就对立法工作提出了高要求,而网络立法一向是各个国家法制中的盲点。